在中醫的角度中,濕疹的成因可以分為「內因」與「外因」。「內因」主要因為個人身體素質、遺傳、精神緊張、壓力大和內分泌失調等。「外因」則主要因為空氣污染、濕度變化等等。
而濕疹可主要分為3大類型:
(一)濕熱型
病徵:皮膚可見紅斑、腫脹、丘疹、糜爛、滲液較多。痕癢較劇烈,加上有發熱,疲乏倦怠,或有腹痛,便秘或腹瀉,小便短赤,舌質紅,笞黃膩,脈滑數或弦滑數。
(二)脾虛濕蘊
病徵:發病較緩,皮損潮紅,瘙癢,抓後糜爛滲出,可見鱗屑;伴有納少,神疲,腹脹便溏;舌質淡胖,苔白或膩,脈弦緩。
(三)血虛風燥型
病徵:患部皮膚增厚,表面粗糙,或呈苔癬樣變,色素沉著,脫屑,或見頭暈乏力,腰痠肢軟,舌質淡紅,或苔薄白。
若你有濕疹問題的困擾,而又想嘗試新的中醫治療方法的話,建議可先尋求中醫的意見和診斷,不要隨便自行配藥。
(以上資料參考:http://www.hkiim.cuhk.edu.hk/imc/tc/article/d/%E4%B8%AD%E9%86%AB%E8%AB%96%E6%BF%95%E7%96%B9%28%E4%B8%8A%29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