提起食物敏感,唔少人會對牛奶、蛋、魚、甲殼類海產、果仁、花生等出現敏感症狀。眾多食物中『蛋』雖然是普通食物,但營養價值高的食材,而致敏食物排行亦是首位。我們一齊來了解為什麼會對蛋敏感,雞蛋的蛋白質含量多少等。
為什麼會對蛋敏感?
蛋黃跟蛋白成分都含豐富蛋白質在內,而且蛋白質分子較大。身體難以將其消化又不完全,這些較大的蛋白質分子便會透過受損的腸道壁黏膜或是細胞間隙,不斷滲漏到血液、淋巴液裡,體內免疫球蛋白G(IgG) 會以為是入侵者,並將其消滅,引發身體過敏反應,出現皮膚痕癢或紅腫等。
蛋黃和蛋白,誰的蛋白質含量更高?
蛋黃和蛋白的排名都是「榜首」。除了大家本來就知道的蛋白,這一次連蛋黃都有。蛋黃和蛋白比較之下,蛋白的蛋白質含量更高,因為每100g的蛋白中,蛋白質、脂肪、水分的含量約為:10g、0.1g、78g;而在每100g的蛋黃中,包含的蛋白質、脂肪和水分約為:17g、32.5g、48g。
3大原因可能對雞蛋敏感
1. 吃雞蛋頻率高
有些人一日三餐都有機會接觸到蛋,如蛋治及水蒸蛋等都是常接觸,有些人對蛋不會有太大的過敏反應,但當吃雞蛋頻率高,體內會一直累積致敏原,到了臨界點更會出現敏感症狀。
2. 生蛋難消化
不多人會喜愛食半生熟的蛋,如溏心蛋、荷包蛋、太陽蛋等。但人體對半生熟的蛋會有蛋白質吸收率問題,人體可消化烚蛋中約91%以上的蛋白質;生雞蛋亦僅為50%。所以生雞蛋引起我們敏感的機會愈大。
3. 雞蛋飼料有色素
消費者喜歡蛋黃的顏色較深,蛋黃的顏色是來自母雞所吃的飼料,所以雞農會在飼料中加入色素。有色素敏感人士進食後會出現敏感情況。 最後要提提大家,要先了解自己身體對雞蛋的過敏反應程度,而去調節吃蛋的量,降低出現敏感反應的機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