{{ 'fb_in_app_browser_popup.desc' | translate }} {{ 'fb_in_app_browser_popup.copy_link' | translate }}

{{ 'in_app_browser_popup.desc' | translate }}

🛍️ 購物滿 $300 即享SF免運費 ✨

哮喘能否根治?

哮喘管理:治療與日常護理指南

哮喘治療方法 日常管理措施 過敏原控制

哮喘是一種慢性氣道炎症疾病,全球約3億人受其影響,亞洲地區兒童患病率高達10%。其特點是氣道反應性增高,接觸致敏原或刺激物後出現喘息、咳嗽、胸悶等症狀。雖然目前無法根治,但通過科學的藥物治療、過敏原控制和生活方式調整,90%以上的患者可實現病情穩定,正常生活。

本文將從藥物治療、日常護理、運動指導、過敏原控制等方面,全面解析哮喘管理的關鍵要點,幫助患者及家屬建立系統的護理體系。

一、哮喘治療藥物:分類與正確使用

哮喘藥物分為「控制藥物」(長期抗炎)和「緩解藥物」(快速緩解症狀)兩大類,需根據病情分級使用:

1. 控制藥物(需長期規律使用)

  • 吸入性糖皮質激素(ICS):如布地奈德、氟替卡松,是目前最有效的抗炎藥物。通過直接作用於氣道,減輕炎症反應,降低急性發作風險。正確使用時全身副作用極低(遠低於口服激素),兒童長期使用劑量在醫生指導下是安全的。
  • 長效β2受體激動劑(LABA):如沙美特羅,需與ICS聯用(不可單獨使用),增強支氣管舒張效果,適用於中重度哮喘患者。
  • 白三烯調節劑:如孟魯司特,口服給藥,適用於過敏性哮喘或無法使用吸入劑的患者(尤其兒童)。

2. 緩解藥物(按需使用)

  • 短效β2受體激動劑(SABA):如沙丁胺醇,是急性發作時的首選藥物,能在5-15分鐘內快速舒張氣道。但每日使用不應超過4次,過度使用可能掩蓋病情加重風險。
  • 抗膽鹼能藥物:如異丙托溴銨,與SABA聯用可增強緩解效果,適用於嚴重急性發作。

**用藥關鍵提示**:吸入器使用方法直接影響效果,需請醫護人員指導「搖勻-吸氣-屏氣-漱口」動作(兒童需配合儲霧罐);即使症狀緩解,也不可擅自停用控制藥物,突然停藥可能導致炎症反彈。

二、日常管理:遠離誘因與環境控制

哮喘發作常由環境誘因觸發,個體化識別並避免誘因是減少發作的核心:

  • 過敏原控制
    - 塵蟎:是亞洲地區最主要的誘因,床褥、枕頭是高密度區。使用氣孔≤5微米的防塵蟎寢具(如American Bedding Cleanik),可減少床單位致敏原濃度達90%以上;每周用HEPA吸塵器清潔床鋪,室內濕度控制在40%-50%(塵蟎在濕度>60%時繁殖加快)。
    - 其他:對花粉過敏者,春秋季節關閉窗戶,外出戴防護口罩;對寵物過敏者,避免飼養貓狗(其皮屑、唾液均含致敏原)。
  • 刺激物避免
    - 戒菸並遠離二手煙(香煙燃燒產物可直接誘發氣道痙攣);
    - 廚房安裝強力排油煙機,避免油煙、燃氣刺激;
    - 避免使用香水、空氣清新劑等化學氣霧劑。
  • 感染預防
    呼吸道感染是兒童哮喘急性發作的首要原因,需及時接種流感疫苗、肺炎疫苗;季節交替時注意保暖,避免去人群密集場所。

三、哮喘患者的運動指南:安全鍛煉與風險防控

適當運動可增強肺功能、改善氣道耐受性,但需遵循「病情穩定、準備充分、選擇合適項目」原則:

  • 運動前評估:確保近4周內無急性發作,PEF(峰流速)達個人最佳值的80%以上;運動前10-15分鐘使用短效β2受體激動劑(如沙丁胺醇),可預防運動誘發性哮喘。
  • 適合的運動項目:首選室內游泳(濕潤空氣對氣道刺激小)、太極拳、瑜伽等低強度恆速運動;避免長時間劇烈運動(如馬拉松)、冷風中戶外運動(冬季滑雪等)。
  • 運動中注意事項:攜帶緩解藥物,每20-30分鐘短暫休息;出現咳嗽、胸悶等不適立即停止,使用藥物並觀察症狀變化,未緩解需及時就醫。
  • 兒童運動建議:鼓勵參加團體活動(如舞蹈、小球類),但需提前告知老師孩子的哮喘狀況及緊急處理方式;避免在花粉濃度高或灰塵多的戶外場地運動。

四、兒童哮喘的特殊護理:從治療到生活調整

兒童哮喘(尤其5歲以下)管理需家長全程參與,重點關注以下方面:

  • 藥物使用規範:2-5歲兒童優選霧化吸入治療(配合面罩),使用吸入性糖皮質激素時,需在吸藥後及時漱口(減少口腔念珠菌感染風險);家長需記錄用藥劑量及頻次,避免漏用或過量。
  • 過敏原控制的額外價值:研究顯示,對塵蟎過敏的哮喘兒童,持續使用防塵蟎寢具(如American Bedding Cleanik)1年後,吸入性糖皮質激素使用劑量可減少50%,急性發作次數降低60%。這是因為控制塵蟎暴露能直接減輕氣道炎症負擔。
  • 症狀監測:使用峰流速儀每日記錄PEF值(早間起床後、晚間就寢前),繪製曲線圖,若PEF值下降超過20%,提示病情波動,需及時就醫調整治療方案。

五、哮喘急性發作的應急處理

  1. 立即使用短效β2受體激動劑(如沙丁胺醇),按說明書劑量吸入,5-10分鐘後觀察症狀是否緩解;
  2. 保持鎮靜,讓患者坐直(有利於呼吸),室內保持通風(避免悶熱);
  3. 若出現以下情況,立即撥打急救電話:呼吸困難加重(肋骨間凹陷)、口唇發紺、說話困難、使用藥物後症狀無改善;
  4. 急性發作緩解後,及時就醫調整治療方案,避免再次發作。

哮喘管理是一項「藥物+環境+生活方式」的系統工程。患者需在醫生指導下堅持規律用藥,同時通過過敏原控制(如防塵蟎寢具使用)、適當運動、感染預防等措施,降低發作風險。兒童患者家長需特別注意用藥規範與症狀監測,早期干預可顯著改善長期預後。記住:科學管理下,哮喘患者完全可以擁有正常的生活質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