寶寶應該多接觸細菌?

近年來越來越多大朋友和小朋友都有不同程度的過敏問題,這有機會由於我們生活環境改善,使我們接觸到的細菌減少,令身體的免疫系統攻擊一些對我們本來無害的物質,而產生的發炎過敏反應。
過度清潔對寶寶的影響
家長對BB和小朋友時期的衛生情況和飲食狀況都會特別的注重。常見的過度保護行為包括:
- 家中各種物品定期消毒
- 外出時頻繁使用消毒搓手液或濕紙巾
- 限制寶寶接觸自然環境中的常見微生物
這樣的做法會減少小朋友接觸日常生活中常見的細菌和寄生蟲,使他們不能夠適應和學會分辨有害和無害的物質。一旦將來成長後再接觸到這些物質,身體便有可能產生過度反應,出現敏感症狀。
寶寶免疫系統培養的正確方法
1. 適度接觸環境:不必過度追求無菌環境,讓寶寶適當接觸日常環境中的微生物;
2. 多接觸自然:鼓勵寶寶在戶外活動,接觸泥土、植物等自然環境;
3. 注意關鍵衛生:餐前便後洗手等基本衛生習慣仍需堅持,避免接觸致病性強的微生物;
4. 觀察致敏原:留意寶寶對牛奶、蛋、塵蟎等常見致敏原的反應,及早發現並避免接觸。
寶寶的免疫系統需要適當接觸環境中的微生物來獲得鍛煉和成熟。家長不必過度緊張地為小朋友打造無菌生活環境,而是應該在保持基本衛生的前提下,讓寶寶適當接觸各種事物,培養健康的免疫系統。同時,細心觀察並避免接觸特定致敏原,才能讓寶寶在健康環境中成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