{{ 'fb_in_app_browser_popup.desc' | translate }} {{ 'fb_in_app_browser_popup.copy_link' | translate }}

{{ 'in_app_browser_popup.desc' | translate }}

🛍️ 購物滿 $300 即享SF免運費 ✨

筷子、砧板都會發霉?食咗會對影響身體健康嗎?

筷子、砧板都會發霉?食咗會對影響身體健康嗎?

黃麴毒素危害 廚房防霉方法

廚房是家庭霉菌污染的「重災區」,尤其是經常接觸食物殘渣和水分的筷子、砧板,更是霉菌滋生的溫床。這些看似不起眼的霉斑,可能暗藏劇毒的黃麴毒素——一種被國際癌症研究機構(IARC)列為1類致癌物的物質,長期接觸會顯著增加肝癌風險。了解霉菌的危害與科學防範方法,是保障飲食安全的重要一環。

黃麴毒素:無色無味的「隱形殺手」

黃麴毒素主要由黃曲霉和寄生曲霉產生,其毒性是砒霜的68倍,對肝臟有強烈損傷作用。更危險的是,它具有耐高溫特性——常見的烹飪溫度(100-120℃)無法破壞其結構,只有加熱到280℃以上才會分解。

致癌機制與風險數據

  • 黃麴毒素進入人體後,會在肝臟代謝為有毒中間體,損傷DNA,誘發肝細胞突變(每日攝入0.1微克就可能增加肝癌風險)
  • 世界衛生組織(WHO)規定:食品中黃麴毒素含量不得超過20納克/千克(兒童食品標準更嚴格,需<10納克/千克)
  • 長期低劑量接觸比短期高劑量更危險——慢性暴露會導致肝纖維化、肝硬化,最終可能惡化為肝癌

高風險來源:不只是發霉食物

  • 食物類:花生、玉米、杏仁等堅果穀物(儲存潮濕時易滋生霉菌),發霉的麵包、果醬(即使切除霉斑,周圍仍可能含毒素)
  • 廚具類:木質砧板的刀痕(殘留食物碎屑+水分=霉菌培養基)、竹製筷子的裂縫(尤其南方梅雨季節,霉菌檢出率高達60%)

筷子與砧板的霉菌風險:材質差異與污染特點

1. 筷子:隱藏在細縫中的危險

材質 霉菌易滋生部位 更換周期
竹製/木製 筷身細縫、筷尖(長期浸泡發漲後易藏污) 3-6個月
塑料 接頭處、表面劃痕(殘留油脂難清洗) 6-12個月(出現發黏、變形需立即更換)
不鏽鋼 幾乎無縫隙,風險最低(但需注意手柄與金屬連接處) 1-2年(無明顯損傷可適當延長)

2. 砧板:刀痕裡的霉菌樂園

材質 霉菌污染特點 清潔重點
木質(硬木/軟木) 刀痕深,易積存肉汁、蔬果殘渣,霉菌檢出率最高 每次使用後用硬毛刷+熱水刷洗,每周用鹽水浸泡30分鐘
塑料 表面易產生細微劃痕,油脂殘留會加速霉菌生長 避免高溫接觸(防止變形產生縫隙),可用檸檬汁+小蘇打擦拭
不鏽鋼 光滑表面不易藏污,但邊角縫隙仍可能積垢 高溫沖洗後用酒精棉片消毒邊角,避免硬物刮擦

科學防霉:從日常清潔到專業處理

1. 日常預防措施(降低霉菌滋生風險)

  • 保持乾燥:洗完的筷子豎直放在通風架上(勿密閉存放),砧板用後豎立晾乾,避免陽光直射(防止材質開裂)
  • 分類使用:生食、熟食、蔬果需分開使用不同砧板(至少3塊),避免交叉污染
  • 定期深度清潔:每周將筷子煮沸10分鐘(木質除外,避免開裂),砧板用白醋噴灑後靜置15分鐘再沖洗(醋酸可抑制霉菌)
  • 及時更換:出現明顯霉斑、裂縫或異味時,無論使用時間長短都需更換(不要嘗試「徹底消毒後繼續用」)

2. 已發霉的處理:專業消毒產品的選擇

對於輕微霉斑(非深層滲透),可使用含氯消毒劑或專業防霉產品處理。其中A.B.Cleanik M2 Oxide特效消毒防霉劑通過納米技術直達霉菌菌絲,破壞其細胞結構,達到深層殺滅效果。

M2 Oxide特效消毒防霉劑

產品適用場景與使用方法

  • 針對砧板/筷子:直接噴灑於霉斑處,靜置10-15分鐘後用清水沖洗(無需過度擦拭,避免殘留)
  • 其他廚房區域:可用于水槽邊緣、抽油煙機縫隙等易發霉處,每周噴灑1次預防再生
  • 核心優勢:不含氯和刺激性化學物質,對人體和餐具無損傷,殺菌率達99.999%(包括黃曲霉等產毒霉菌)

注意:若砧板/筷子霉斑已深入材質內部(如木質發黑、有腐敗氣味),必須直接丟棄,不可再使用!

飲食安全紅線:這些情況絕對不能忽視

  • 任何發霉的食物(包括堅果、麵包、水果)都要整個丟棄,勿切除霉斑後繼續食用(黃麴毒素可能已擴散)
  • 廚房抹布、海綿是霉菌另一大滋生地,需每天用熱水煮沸消毒,每月更換新的
  • 食品儲存需密封並保持乾燥,開封後的堅果、穀物最好放入冰箱冷凍(低溫抑制霉菌生長)
  • 有肝癌家族史、慢性肝炎患者等高危人群,需格外注意廚具衛生,建議優選不鏽鋼等低風險材質

筷子、砧板的霉菌污染看似小事,卻可能成為誘發重病的隱患。黃麴毒素的強毒性與致癌性,提醒我們絕不能忽視這些日常接觸的細節。預防的核心在於「保持乾燥、定期更換、科學清潔」——選擇合適的材質,養成分類使用的習慣,並配合專業消毒產品,才能最大限度降低風險。記住,飲食安全無小事,及時處理一塊發霉的砧板,可能就是在杜絕未來的健康危機。